我选择相信自己,一个“经验主义者”“实践主义者”的自白
2023-05-20 于博客
如何建构我的认知世界
理论在什么维度上是可信的呢?
以手指月 —— 手指即是名,即是理论,是言说、也是文字,而所指之月是“实”。如果我们没有看见过月、或者只见过月牙,又怎么能理解那根手指呢?只有我们体验过的东西,我们才有可能在理论的层面上真正的理解。基于自身真实的体验,我们可以举一反三,代入言说者所处的历史情境中去领会他所指的“月”。
破除对数字的迷信。盲目理性地相信数字是真实的,不知道数字可以骗人。数据的生产过程是有选择和趋向性的,采集、清洗、加工、展示等等环节都是可操作的。连世界顶级学术期刊的论文也屡有爆出实验数据造假问题。即使抛开造假,真实的数据也可以骗人,比如用平均数而不是中位数来反映整体情况,选择性的隐瞒一些更有意义的数据。部分的真实,还是真实吗?而数字本身就是部分的真实,是舍弃了其它特质,单一属性量化后的东西,累死累活一天12个小时赚5000块和每月啥都不干收租5000块,能一样吗?若想尽量客观地反映真实的情况,必须选取合适的指标。
小时候不知道什么是想家,直到14岁我第一次在学校过元宵节,晚自习下课之后,抬头看见月亮,那一刻就酸了,什么“每逢佳节倍思亲”、什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都统统都理解了。
带薪拉屎之后,我很容易就能理解马克思说的
那末,劳动的外化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首先,劳动对工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因此,工人只有在劳动之外才感到自在,而在劳动中则感到不自在,他在不劳动时觉得舒畅,而在劳动时就觉得不舒畅。因此,他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因而,它不是满足劳动需要,而只是满足劳动需要以外的那些需要的一种手段。劳动的异化性质明显地表现在,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它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外在的劳动,人在其中使自己外化的劳动,是一种自我牺牲,自我折磨的劳动。最后,对工人来说,劳动的外在性质,就表现在这种劳动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别人的;劳动不属于他;他在劳动中也不属于他自己,而是属于别人。在宗教中,人的幻想、人的头脑和人的心灵的自主活动对个人发生作用是不取决于他个人的,也就是说,是作为某种异己的活动,神灵的或魔鬼的活动发生作用的,同样,工人的活动也不是他的自主活动。他的活动属于别人,这种活动是他自身的丧失。
因此,结果是,人(工人)只有在运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生殖,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在自由活动,而在运用人的机能时,却觉得自己只不过是动物。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东西成为动物的东西。
吃、喝、生殖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使这些机能脱离了人的其它活动,并使它们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末,在这种抽象中,它们就是动物的机能。
背上沉重的房贷之后,我才理解房奴两个字真实不虚。
便宜好用的东西,尤其是药品再也买不到了,我理解了王德峰口中“资本主义可以创造财富,但无法保存财富”的真实含义。
有些东西,只有经历过类似的情境,我们才能够真正的领会。
曾经我以为舔狗很蠢,金岳霖这种人简直无法理解。直到我自己动了心,瞬间就理解了。帮爱的人做点事情就很开心,怀着爱做事,心里有一种甜蜜的欢喜,让我非常享受。沉迷在其中当然会有问题,这个且不谈。
最后更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