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养老制度正在制造社会悲剧

2023-02-10 于博客

现行的养老金制度问题重重,在可预见的将来,会制造出越来越多的悲剧。 对于城市职工和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来说,养老金比较丰富,问题也相对集中。

  1. 消费不振 —— 老年人积蓄 + 丰厚的养老金,财富大量掌握在消费欲望不足的老年人手中

  2. 怀璧其罪,人老了,腿脚和头脑都不再灵活,又拥有大量的财产。针对老年人的诈骗和洗劫将产业化,比如投资理财、高价医药保健品、养老院,甚至老少配

  3. 年轻人被迫啃老 —— 辛苦上班工资不抵父母的养老金,尤其是父母都健在的单身子女。就业市场高端劳动力供给和低端岗位需求之间的错配是短期难以解决的矛盾,高强度的竞争压力下,让孩子在里面卷的死去活来,很多父母未必忍心。但是选择啃老的年轻人失去独立性的情况下,有几个能保持独立的人格?而人固有一死,这点更无法回避。当老人逐渐去世时,那些寄生在他们身上的子女又将何去何从?他们能够理智地看待老人的离去吗?还是将无能狂怒宣泄在医护身上?

除了这些,养老金制度设计也存在极大的缺陷。

  1. 城乡之间极大的不平等,工农与机关事业单位之间的巨大鸿沟

  2. 必然发生的医保兑付危机

    1. 忽略了人口年龄段不均衡的问题,人口有高峰也有低谷,当60~70年代战后婴儿潮带来的人口高峰陆续从缴社保的人变成领社保的人,

    2. 地区差异,年轻人口流出的区域,养老金必然入不敷出。

逻辑缺陷

我曾以为养老金的逻辑是人年轻的时候为社会做了贡献,当他老了之后,社会要帮他养老。

但问题在于,在改开的变革之中,做贡献的多数工农失去了岗位,他们变成了农民工、个体商户,被排除到养老金的体系之外,。所以当年一起做贡献拿着最低回报的人,在他们老之后,也只能拿到了最少的养老金,这合理吗?如果说养老金拿到的钱都是他们缴的,现在的情况只不过是历史不公平的延续,我也无话可说。但现在的情况是,钱是年轻人缴的,农民的孩子起码占一半,而他们的父母却拿着最低的养老金。损不足以奉有余,结果自然是旱的旱死,涝的涝死。

从这个角度看,现行的养老金制度不过是既得利益者扩大自身利益的工具,他们占有了过去,占据当下,还要占有年轻人的未来。

最后更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