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共产党宣言》
2021-11-20 博客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我之前一直以为马克思主义就是共产主义,是由马克思辩证唯物历史哲学揭示了西方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内生性矛盾之后,提出的对未来社会发展的展望或者说推演。 但是现在我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在于马克思哲学,在于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而马克思主要的中国化,在于吸收马克思哲学,形成基于马克思哲学的历史科学。对于辩证法,中国人是相对容易理解的,毕竟中国自古以来道家思想中就有阴阳、有无等对立统一相互转化的哲学思辨。所以,当下主要的任务应该是用历史唯物论的思想,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的客观史实为依据,阐释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包括生产工具、社会生产水平(经济情况)、社会制度、文化、思想哲学甚至语言文字、民族风俗等方面演化过程及之间的相互关系。 由此,我们就会发现西方社会的发展规律在我们这里未必适用。原始社会——>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社会,这个发展规律按马克思晚年的说法只是其对地中海沿岸的社会发展历史的归纳,并不代表东方亚细亚的发展规律。
依据:
西方的奴隶制在中国古代是不存在的。奴隶制社会是指大部分劳动力都是奴隶的社会,而先秦大多是井田制。从文字学的角度,“奴”字的本意是罪人的意思,“其奴,男子入于罪隶,女子入于舂藁“,意思就是犯罪的人,男的交给官府提供差役,女的交给管舂米、做饭的官员。基本上就是无期的劳动改造。这种制度一直到清朝都有。但一直不是社会主要劳动力。
封建制在秦汉以后基本消亡,汉以后很少分封,军队也不在所谓诸侯手中。秦以后的制度基本上是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县以下的乡土自制。
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国历史观为基础,我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并非中国社会发展的自然过程,而是西方文明将自己的天命强加给了全世界所有文明,导致了印第安等土著文明的基本灭绝和东方文明的大规模西化。中国目前也完成了工业化,但是是否能完全按照马恩的共产主义理论走下去呢?恐怕不能,中国长期以来客观条件的多样性(地理环境、气候等)决定了生产生活方式的多样性,而生产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决定了上层建筑(民族文化、本土风俗、区域制度等)的多样性。因此,共产党宣言中民族融合、消灭宗教、消灭家庭等方面的论述恐怕在中国不适合去推行,即使这是伟大思想者超前的预言,也应当随着公有制的推行,让它们自然的发生,而非人为的、刻意的去强制推行。
最后更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