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选第五卷》笔记

2021-05-14 博客

毛选第五卷,先看了主席批判电影《武训传》和梁簌溟反动思想的两篇,结合背景资料,发现主席的批评一针见血,透过现象直指本质。

武训靠行乞兴办义学,被清朝塑造成乞丐中的圣人,电影也把他拍成圣人,经过主席的批评,51年专门调查其事迹,才揭穿其丑陋面目。

梁漱溟就比较复杂,感觉有点端着,像是一个局外人站在一旁指手画脚,还停留在儒家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思想里,不理解集中力量搞工业化的必要性,也丝毫不顾及主席在其他人心中的地位,公然争执,仿佛不如此不足以体现其文人的风骨。

后来梁对此也有反思。从这件事也能看出主席的雅量,即使是当面的争吵、冲突并将其定性为反动思想进行批判,梁漱溟依然是政协委员,除开文革时略有波折,生活照旧,直到1988年去世,享年95岁。

结合《毛泽东传》中记录,主席一路走来直到建立新中国,主席对待“政敌”的方式可谓宽大,充分体现了主席一心为公的胸怀,包括争权夺利让人恨得牙痒痒的李明、博古、张国焘,而张国焘甚至叛逃国民党做了军统头子。周恩来、朱德与主席也曾有过分歧。艾跃进老师曾言:毛主席没有私敌。毛主席的敌人全都来自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无产阶级的敌人就是主席的敌人,而主席的敌人也就是无产阶级的敌人。那些污蔑抹黑毛主席的鼠辈无一不是帝国主义、走资派、官僚主义的走狗。

主席斗争的对象是资本主义、封建主义以及其食利阶级,批判的是封建思想残余、资本主义思想、官僚主义倾向,不针对任何具体的人,而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初心应该也在于此,可惜当时的条件还不成熟,大部分人没有那么高的觉悟。随着国家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有些事情已经到了不得不做的地步了,比如已经被提上日程的乡村建设,比如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许等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候,历史会重新正名

最后更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