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局外人》

2023-03-17 博客

我耳闻《局外人》已久,在Kindle上买了电子版,但是没看完。昨晚无事,在书吧里找到了实体书,就顺便看完了。

整本书贯穿始终的是一股淡漠的出离感,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写出一种对人生彻底无所谓的态度,并非玩世不恭,而是漠然地看待自己的人生,反正终归一死,或早或晚、过程怎样都不重要。

我也曾体会过类似的出离感,但并未完全陷入虚无。我与世间还存在着非常深刻的关系,那就是我的父母。他们深爱着我,我也爱着他们。因此我非常理解这句:“父母在,人生还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驯养与关系构建

主人公与玛丽的亲密关系,让我想起《小王子》中的小男孩和小狐狸。玛丽于“我”并不是独一无二的,完全可以是另外一个有同样亲密关系的女人。而“驯养”的本质是构建关系,在这关系中,彼此都是对方的独一无二,而不再是芸芸众生中的一个。

社会关系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当下的商品社会造就出一个个独立的个人,人与人的交往越发地简化为经济交往,市场的逻辑越来越深地侵入到我们的生活,渗透到我们所处的各种关系之中。人越来越多地表现出商品的属性,而商品与商品之间除了等价交换还能容纳什么关系呢?于是,越来越多的社会关系简化为经济关系,而剥离了社会关系后,人真的有所谓的“自我价值”吗?如果有的话,“自我价值”理应越来越清晰和凸显,让自我越来越明确,而非越来越虚无。然而,实质上,我感受到的却是人越来越沦为资本增殖的链条,人越是脱离各种关系,就越不像人。

最后更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