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矛盾论》

2021-10-22 博客

时隔半年多,学过王德峰老师的一些课程之后,我重读毛主席的《矛盾论》了,从之前的茫然不知所云到如今已能够基本完全理解。于是回过头来,补上一篇学习总结。

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

简单地说,矛盾论即基于客观唯物思想的辩证法,而辩证法即对立统一的法则,与中国阴阳学说的思想异曲同工。(客观唯物4个字说来话长,以后再说)

主要内容

  1. 两种宇宙观

    • 形而上学:孤立、片面、静止的观点看待事物,外力决定事物变化(数量增减、场所变更)

    • 辩证法:关注事物内部&与其它事物的联系,内部是变化的根本原因和根据,决定质的变化;与其它事物的联系是第二因,表现为量变。

  2. 普遍性:相互依存、对立和转化的两方面,推动事物的发展

    •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 每一事物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都存在着矛盾 PS: 差异即矛盾,差异是矛盾的反映。

  3. 特殊性:区别事物的特殊本质(常有,欲以观其徼)

    • 认识论: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另一个特殊事物(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此才是客观唯物的)

    • 了解矛盾的各个方面

      • 了解每一方面各站何种地位

      • 每一方面各用何种形式于对方相互依存、相互矛盾,矛盾激化、破裂后以何种方式与对方做斗争 PS:忌主观性(个人主观臆测)、片面性(需从全局、局部,长期、短期等方面全面考虑)、表面性(不深入、具体研究矛盾特点和相关联系),需从联结上看、从整体看、从各阶段看矛盾的各个方面。

  4. 主要的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

    • 事物的性质主要由占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

    • 事物发展不同阶段,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可能变化

    • 矛盾两方面可以互相转化,此消彼长

  5. 矛盾的同一性、斗争性

    • 同一性:互相依存于统一体中,互为条件

    • 相互转化

  6. 对抗在矛盾中的地位:对抗是矛盾斗争的一种(最激烈的)形式

当我们研究一定事物的时候,应当去发现这两方面及其互相联结,发现一事物内部特殊性与普遍性的两方面及其联结,发现一事物和它以外的许多事物的联结。

  • 以小见大(铅笔之于笔,其性质具有特殊性)

  • 以大见小(铅笔之于各品牌的具体的铅笔,其性质又具有普遍性) 有点概念命名体系的味道,但实际上有助于全面认识事物,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吹毛求疵

在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矛盾如何相互转化的问题的解释上,容易使人形成概念上的二元对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只是社会生产活动的两个方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社会生活的两个方面,以矛盾论区分其中主次,像是从整体中剥离出一些概念对立起来讨论出来其间的关系,又落入了西方概念命题系统的窠臼(沿着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路径去理解马克思)。

最后更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