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事件多发,我们应当如何自处?

店员泼咖啡事件

近期经常刷到因一点小事而爆发的激烈冲突、甚至闹出人命的新闻,在这个冲突频发的社会中我们普通人应当如何自处呢?

从理性的角度分析,不管是咖啡店员泼顾客咖啡,还是外卖员与保安、外卖员与顾客,或者网约车司机与乘客之间的矛盾,背后都藏着另一个真正应该负责的角色 ———— 咖啡店老板或者平台。

他们经由软件向消费者承诺提供“物美价廉”的服务以尽可能地俘获用户,比如尽量短的等待时间、尽可能地送货上门等等。而其承诺的服务是由直面消费者的员工提供的,当承诺无法兑现时,员工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顾客的出气筒。

但是,劳动者获得的报酬与其提供的服务往往是不等价的,甚至消费者支付的价格也低于服务本身的价值。

在这些不合理、不等价、不公平背后是一套制度性剥夺,而消费者也是其中的一环。当消费者拿起平台、商家赋予的“权力”去惩罚外卖员、投诉员工的时候,他们就成了制度的帮凶。

当我们作为消费者的权益被侵犯时,我们应该搞清楚对方是谁,是商家、是平台还是被它们支配的员工?

如果是前者,那我们把矛头指向辛苦劳动的底层员工,不就是在向更弱者挥刀吗?

那应当如何做呢?

向能够负责的人去追责,而不是低头做事的人。

不要把问题抛给没有能力解决它的人,也不要做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与人为善,体谅别人的辛苦和难处。

就事论事,但不要得理不饶人

Last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