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美檄文——“底层互害”的罪魁祸首

这些年社会矛盾频发,有人将其归结为“底层互害”,仿佛内置了一对自洽的因果关系:

因为底层,所以互害;

因为互害,所以底层。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

具体分析,频繁发生的矛盾普遍是:

  1. 外卖员与商家,外卖员与消费者,外卖员与保安

  2. 网约车司机与乘客

在外卖员相关的冲突里,平台作为规则的制定者完美隐身。

外卖员、商家困在规则里,沦为平台实现利润的工具和牺牲品。

保安困在物业的规则里,物业公司与外卖平台规则层面的冲突是保安与外卖员冲突的根本原因。

外卖的核心竞争力是快,用户下单到送达之间的时间越短,用户满意度越高。

平台不断压缩这个时间,将压力通过超时罚款给到骑手,导致骑手危险驾驶,发生大量交通事故。

同时商家制作需要时间,平台压迫骑手,骑手只能催商家,于是骑手和商家矛盾激化。

而在平台不断提高商家抽成、间接压缩制作时间的背景下,快捷廉价的预制菜自然成了外卖的主流。

而消费者呢,下单5分钟就拿到外卖,开心得起来吗?

于是,骑手、商家、消费者和社会四输,平台独赢,源源不断地将其凭借垄断地位榨取的超额利润输送给它的管理层和股东们。

然后这些所谓的“精英”看着输家狼狈挣扎的模样,再通过喉舌给劳动者打上“底层互害”的标签,何其恶毒、何其可恨!

网约车司机与乘客

网约车司机与乘客间的矛盾更简单一些,平台先通过补贴吸引司机与乘客,再压榨司机补贴乘客。

最后完成垄断后,开始同时吃司机和乘客。

司机赚的越来越少,服务下降;乘客付的钱变多,预期上升。

于是司乘矛盾爆发,作为规则制定者、仲裁者、获利者,罪魁祸首的平台成功置身事外。

我们能做什么?

不作恶,也不做恶的帮凶。

商家、骑手、网约车司机和平台内部员工都依赖平台谋生,能做的不多,但有选择的话,建议跳出来。

如果能团结一致共襄盛举,也许能带来彻底的改变,毕竟众人拾柴火焰高。

作为消费者,我们可以

1. 不点外卖,自己做饭或者去店里堂食

2. 不利用平台的规则故意为难一线劳动者

3. 看不惯的事情多对账、多曝光

4. 严肃的食品卫生问题,尽量追究平台的连带责任

Last updated